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出行导游频道 > 人文历史 > 云南省滇西三江并流孕育历史文化名镇

云南省滇西三江并流孕育历史文化名镇

2010-6-14 10:10:19   网友评论来源:新浪网  
   复制链接 |   

  金沙江和澜沧江并流进入我省滇西北“三江并流”区,孕育了数千年来的“江边文化”。随着“走进三江并流”采访活动的深入,“江村第一镇”之谜伴随记者的足迹逐步被揭开:金沙江上游的石鼓镇、澜沧江上游的叶枝镇作为历史文化名镇的代表作,已成为“三江并流”区域和“茶马古道”上的亮点。 澜沧江流域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2000年被列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历史上叶枝是滇藏“茶马古道”的主要物资集散地,融合了傈僳、藏、纳西等9个民族的聪明和智慧,有着傈僳族特色的民族文化和独树一帜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

  1923年,叶枝新洛村一位名叫哇忍波的傈僳族农民创造了一套傈僳族文字,国内专家曾认定,这是一种音节文字,是我国最后发明并得到认定的少数民族文字。这里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王氏土司衙署”,境内集雪山冰川、杜鹃林海、原如森林、湖泊、瀑布、河流及众多野生保护动物为一体,这里还是雪封期由滇进藏的重要通道。 石鼓镇为著名的长江第一湾所在地,是茶马古道的要津和南下大理、北进藏区的交通枢纽,是金沙江上游的一个历史文化重镇。这里1977年建立了红军渡江纪念碑,1999年又配套修建了以“金沙水暖”为主题的红军渡江雕塑。1983年,纪念碑和博物馆被列为云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石鼓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和其它许多的亚洲国家一样,自然和文化在中国被看作是不可分离的一个整体。 特别是在被提名区域,这一点显得尤为突出,藏族、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白族、普米族和纳西族等少数民族已经在这一区域中居住了数千年,数千年来他们使用的都是该地区的可及资源(绝大部分都用于生存必需)。在许多方面都体现出他们丰富的文化和土地之间的所具有明显关联:他们的宗教信仰、他们的神话、艺术、舞蹈、音乐、诗歌和歌曲等。 梅里雪山作为圣区禁止登山者进入就反映了他们的对自然的尊敬以及本地文化的活力。

   [编辑:刘芳]
查看更多评论>>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三江并流  人文历史